温暖集体 | 烟火传情•暖聚校庆——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举办烹饪DIY主题活动

当非遗的烟火气撞上南强园的四月天,当指尖的温度浸透百四春秋的深情,一场以味蕾为笔、以匠心为墨的校庆献礼,在春光中翩然绽放。
4月2日,在后勤集团组织下,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联合中国语言文学系学子共赴东苑餐厅,以"烹饪DIY"主题活动共绘校庆记忆,让我们一同回溯这场融合文化传承与烟火人间的春日盛宴。
烟火启幕
签到处的春光与惊喜
晨光微熹,东苑餐厅早已热闹非凡。签到处,饮食服务中心特别制作的饮食文化短片拉开序幕,镜头流转间,闽南非遗美食的千年韵味徐徐铺展。而一旁的套圈游戏区,更是笑声连连——精巧的校庆文创礼品随圈环轻跃,化作师生们手中第一份"校庆彩头"。



非遗传艺
厨间课堂里的百年回响

"食材如历史,火候即匠心。"在专业厨师的指导下,手撕包菜清脆的声响、米粉与铁锅碰撞的香气、春卷皮包裹乡愁的巧劲,化作一堂流动的非遗技艺课。


师生们围炉而学,指尖翻飞间,百年闽南食俗与校史记忆悄然交融。"原来一片春卷皮里,裹着鹭岛八闽的文化密码。"有同学如是感叹。



共贺芳华
百年春秋的甜蜜交响

十一时许,《生日快乐》的旋律温柔漫溢,烛光点亮了新生代学子眼中的星光。当校庆蛋糕上"104"字样被轻轻切开,甜蜜的奶油与绵长的祝福,化作对母校最赤诚的告白:"南方有嘉木,百年正芳华!"

味觉史诗
舌尖上的校庆记忆

压轴登场的"成果展"堪称味觉版《南强华章》:金黄春卷化身时光卷轴,碧玉包菜拼出群贤楼剪影,炒米粉织就凤凰花开的灿烂。师生们举箸品鉴,笑谈间既有对非遗技法的考据研讨,也不乏对校史典故的即兴接龙——原来最动人的学问,亦可生长在烟火人间。





春日无限好
这场春日雅集,以非遗为桥,以美食为媒,让百四校史在锅碗瓢盆中焕发新生。
当最后一缕菜香消散于芙蓉湖畔,那些关于传承的温度、关于创新的火花、关于南强人共同的文化基因,早已深深烙进每个参与者的记忆长卷。
春未央,情更长,让我们期待下一次文化烟火的重逢!
文字:金珊珊
图片、视频:金珊珊 李佳蓉 林钰颖
排版:江佳嫔
责编:林思宸
审核:胡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