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姓氏基因图谱,溯文明星火长河 | 厦门大学第三届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启幕
各学院(直属系、研究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厦门大学拟开展第三届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本次竞赛以探究姓氏源流为切入点,旨在引导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中华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底蕴的探索热情,并通过追溯姓氏起源、梳理家族脉络,感受炎黄子孙同根同脉、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姓氏探源寻根脉,共话传承铸辉煌
二、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
厦门大学教务处
厦门大学学生工作处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厦门大学哲学系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厦门大学闽语社
指导单位
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
三、面向对象
厦门大学全体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包括港澳台国际生)
四、赛道设置
为扩大赛事参与度,提升竞赛影响力,本次竞赛特设普通赛道和港澳台赛道两个赛道,面向不同学生群体,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赛平台,鼓励更多学子积极参与,共同探索中华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赛事构成
初赛(提交姓氏小作文)和决赛(现场竞答与现场演讲)。
六、奖项设置
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参加比赛将有机会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比赛中表现优秀的选手将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大学生组比赛。)
七、赛程介绍
初赛赛程
(一)初赛时间
即日起-4月20日
(二)报名要求
1.填写报名表(请在文末下载附件1),与作品一起提交。
2.扫码加入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初赛参赛解答群,QQ群用作答疑和通知事项,参赛人员有疑问可以随时在群里提出。(QQ群号:980856964)报名表随作品一起提交,提交成功即报名成功。请仔细核对报名表信息,若因报名表信息错误导致无法参赛,由选手本人承担责任。

(三)初赛形式
1.参赛选手各撰写一篇“姓氏小故事”参加评比,稿件必须原创,参赛选手需签署“稿件原创说明书”(请在文末下载附件2)。
2.内容要求:
(1)故事字数不超过1500字,内容必须与本人或家族成员相关姓氏的人和事。
(2)故事巧妙应用姓氏元素的优秀文稿(如:源流、郡望、堂号、始祖、昭穆、迁徙、族谱等)给予加分鼓励。
(3)故事应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真实感人。
(4)故事主线要清晰、符合逻辑、不虚构、有文采、突出个性。
(5)语言应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6)满分为100分,故事巧妙应用姓氏元素的优秀文稿(如:源流、郡望、堂号、始祖、昭穆、迁徙、族谱等)给予加分鼓励。
3.格式要求:
题目须居中、黑体、三号,正文内容须宋体、小四,行距1.5倍,页脚须注明页数。
4.作品提交:
姓氏小作文需为word文档+PDF文档,文档命名格式为“姓名+小作文题目”,于2025年 4月20日20:00前将附件1、附件2、姓氏小作文发到赛事主办方邮箱3869863748@qq.com,邮件标题为“第三届姓氏源流大赛+赛道名称(普通赛道/港澳台赛道)+姓名+学号”,未按格式正确命名的作品将不予参评。初赛作品将由专家评委进行评审,各赛道分数前10位可进入决赛。评分结果将由赛事组委会通过QQ群、公众号推文公示、短信的方式公布。
决赛赛程
(一)决赛比赛环节
(1)姓氏知识——个人必答
(2)汉字千载——姓氏书写
(3)姓氏花絮——线索题
(4)追根溯源——姓氏故事演讲
(二)成绩设置
比赛总分(百分制)=姓氏小作文得分20%+现场竞答得分50%+演讲得分30%,按照总分数从高到低列出位次,决定一、二、三等奖。
附件1厦门大学第三届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报名表.docx
附件2原创说明书.docx
(转自厦大中文)
文字:梅子含
排版:张晓琪
审核:吕凤楠